禹忠

个人简介:

禹忠,博士,教授,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研究工作。曾任中兴通讯标准总监,ITU-T SG5报告人。现任中国通信学会专委,中国无线电协会理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员,获西安市首届“西安之星”称号。

主要学术领域与成果

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七项,主要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等。在“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车联网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项目上做出了一定贡献,推动了3G、4G和5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研究成果得到了转化和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无线电协会、陕西省等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17项。目前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十二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9件,获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长期参与ITU、3GPP、IEEE以及CCSA等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其中主持和起草了“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等系列国际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二等奖,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经历与成果: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主讲双语课“宽带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成果连年被评为优,课程受到学生青睐。已培养研究生32名,进入西交大、西电等知名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华为、中兴、科大飞讯等企业工作。

工作和教育经历:

2017年进入西安邮电大学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科研与教学工作。

2005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总监,长期主持参与移动通信新技术预研和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

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师从蒋庄德院士)。

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师从侯洵院士)。

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师从姚熹院士)。

1995年中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士。

主要论文:SCI、EI检索14篇。

[1] YU Z, WANG Y J, XIE Y B. Meshless hybrid implicit-explicit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thod in scattering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by light beam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J]. Microw Opt Technol Lett, 2020, 62(7): 2444-50.20201108300619; WOS:000529558700003.

[2] YU Z, GUO N, FAN J. Water Spiral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for Generating Multimode OAM [J]. IEEE Antennas Wirel Propag Lett, 2020, 19(4): 601-5.20201808585985.

[3] YU Z, CHEN Y, XIE Y, et al. Eight-element with H-shaped slot MIMO antenna for 5g applications [J].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Letters, 2020, 90(7-13.20200708178990.

[4] YU Z, XUE D, FAN J, et al. DNSTSM: DNS Cache Resources Trusted Sharing Model Based on Consortium Blockchain [J]. IEEE Access, 2020, 8(13640-50.20200908220059; WOS:000524732000009.

[5] CHEN Y, ZHAO M, XIA H, et al.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high-quality core data from edge computing nodes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9, 2019(2019): 20192707134091; WOS:000472881800001.

[6] YU Z, DANG Z, KE X-Z, et al.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B doped grapheme [J]. Wuli Xuebao/Acta Physica Sinica, 2016, 65(24): 20170103211849.

[7] YU Z, GAO L, WEI W,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erbium-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s by FD-BPM [J].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04, 36(4): 321-30.2004178127966.

[8] YU Z, WEI W. Numerical analysis of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ytterbium-sensitized erbium-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s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J]. Optical Engineering, 2003, 42(10): 2790-1.2003507780318.

[9] XIA H, ZHAO M, CHEN Y, et al.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cor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in edge computing nodes;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IEEE Annual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COMPSAC 2019, July 15, 2019 - July 19, 2019, Milwaukee, WI, United states, F, 2019 [C]. IEEE Computer Society,382-5.

[10] CHEN Y, YANG P, GAO C, et al. A Skeleton Pattern Representation Method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ity;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HPCC/SmartCity/DSS), F 10-12 Aug. 2019, 2019 [C].1833-8.

[11] CHEN Y, MA L, XIA H, et al. Trust-Based Distributed Kalman Filter Estimation Fusion under Malicious Cyber Attac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ity;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HPCC/SmartCity/DSS), F 10-12 Aug. 2019, 2019 [C].2255-60.

[12] CHEN Y, GAO C, YANG W, et al. A Recurrent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Model with Composite Kernel for Industrial Process Quality Pred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nd Network Applications (NaNA), F 10-13 Oct. 2019, 2019 [C].229-34.

[13] TANG Z, PENG H, ZHONG Y, et al. A novel antenna array for stroke enhanced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APMC), F 6-9 Dec. 2015, 2015 [C].1-3.

[14] LI J, PENG H, ZONG B, et al. A dual-polarized impulse radiation antenna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EEE MTT-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Workshop Series on RF 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 for Biomedical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IMWS-Bio2014), F 8-10 Dec. 2014, 2014 [C].1-3.

主要获奖:省部级一二等奖17项,教学成果奖4项,个人称号1项。

1

2019年

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一

完成人

2

2017

4G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终端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八

完成人

3

2013年

3G增强移动宽带网络终端接入项目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第四

完成人

4

2018年

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一

完成人

5

2012年

3G增强移动宽带网络终端接入项目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四

完成人

6

2016年

4G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终端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八

完成人

7

2010年

应用于分组网络的基于H.323协议的终端接入方法

深圳市科技创新奖

金奖

第四

完成人

8

2018年

车联网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一

完成人

9

2018年

异构网融合宽带多媒体安全接入系统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六

完成人

10

2016年

LTE终端MIMO天线宽频高隔离技术研究及性能验证平台研发与产业化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八

完成人

11

2015年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接入系统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三

完成人

12

2012年

LTE芯片、终端产业化应用项目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九

完成人

13

2016年

移动互联宽带接入系统频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无线电协会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三

完成人

14

2010年

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四

完成人

15

2017年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第五

完成人

16

2009年

应用于分组网络的基于H.323协议的终端接入方法

中国专利金奖

金奖

第四

完成人

17

2013年

基于MU-MIMO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

中国专利优秀奖

优秀奖

第四

完成人

18

2019年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陕西省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一等奖

指导

教师

19

2019年

基于GPS、SINS和基站定位技术的室内精确定位系统

中国电子学会挑战杯

二等奖

指导

教师

20

2019年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中国电子学会蓝桥杯大赛

金奖

指导

教师

21

2019年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三等奖

指导

教师

22

2018年

2018年度西安市科技领域西安之星




 

 

 







 

   

        

 

 

 

 

 

 

[1] [2] 下一页


上一条:谢锡海
下一条:仝秋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