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禹忠,博士,教授,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研究工作。曾任中兴通讯标准总监,ITU-T SG5报告人。现任中国通信学会专委,中国无线电协会理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员,获西安市首届“西安之星”称号。
主要学术领域与成果
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七项,主要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等。在“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车联网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项目上做出了一定贡献,推动了3G、4G和5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研究成果得到了转化和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无线电协会、陕西省等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17项。目前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十二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9件,获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长期参与ITU、3GPP、IEEE以及CCSA等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其中主持和起草了“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等系列国际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二等奖,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经历与成果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主讲双语课“宽带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成果连年被评为优,课程受到学生青睐。已培养研究生32名,进入西交大、西电等知名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华为、中兴、科大飞讯等企业工作。
工作和教育经历
2017年进入西安邮电大学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科研与教学工作。
2005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总监,长期主持参与移动通信新技术预研和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
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师从蒋庄德院士)。
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师从侯洵院士)。
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师从姚熹院士)。
1995年中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士。
主要论文:SCI、EI检索14篇。
[1] YU Z, WANG Y J, XIE Y B. Meshless hybrid implicit-explicit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thod in scattering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by light beam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J]. Microw Opt Technol Lett, 2020, 62(7): 2444-50.20201108300619; WOS:000529558700003.
[2] YU Z, GUO N, FAN J. Water Spiral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for Generating Multimode OAM [J]. IEEE Antennas Wirel Propag Lett, 2020, 19(4): 601-5.20201808585985.
[3] YU Z, CHEN Y, XIE Y, et al. Eight-element with H-shaped slot MIMO antenna for 5g applications [J].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Letters, 2020, 90(7-13.20200708178990.
[4] YU Z, XUE D, FAN J, et al. DNSTSM: DNS Cache Resources Trusted Sharing Model Based on Consortium Blockchain [J]. IEEE Access, 2020, 8(13640-50.20200908220059; WOS:000524732000009.
[5] CHEN Y, ZHAO M, XIA H, et al.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high-quality core data from edge computing nodes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9, 2019(2019): 20192707134091; WOS:000472881800001.
[6] YU Z, DANG Z, KE X-Z, et al.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B doped grapheme [J]. Wuli Xuebao/Acta Physica Sinica, 2016, 65(24): 20170103211849.
[7] YU Z, GAO L, WEI W,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erbium-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s by FD-BPM [J].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04, 36(4): 321-30.2004178127966.
[8] YU Z, WEI W. Numerical analysis of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ytterbium-sensitized erbium-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s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J]. Optical Engineering, 2003, 42(10): 2790-1.2003507780318.
[9] XIA H, ZHAO M, CHEN Y, et al.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cor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in edge computing nodes;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IEEE Annual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COMPSAC 2019, July 15, 2019 - July 19, 2019, Milwaukee, WI, United states, F, 2019 [C]. IEEE Computer Society,382-5.
[10] CHEN Y, YANG P, GAO C, et al. A Skeleton Pattern Representation Method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ity;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HPCC/SmartCity/DSS), F 10-12 Aug. 2019, 2019 [C].1833-8.
[11] CHEN Y, MA L, XIA H, et al. Trust-Based Distributed Kalman Filter Estimation Fusion under Malicious Cyber Attac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ity;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HPCC/SmartCity/DSS), F 10-12 Aug. 2019, 2019 [C].2255-60.
[12] CHEN Y, GAO C, YANG W, et al. A Recurrent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Model with Composite Kernel for Industrial Process Quality Pred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nd Network Applications (NaNA), F 10-13 Oct. 2019, 2019 [C].229-34.
[13] TANG Z, PENG H, ZHONG Y, et al. A novel antenna array for stroke enhanced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APMC), F 6-9 Dec. 2015, 2015 [C].1-3.
[14] LI J, PENG H, ZONG B, et al. A dual-polarized impulse radiation antenna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EEE MTT-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Workshop Series on RF 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 for Biomedical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IMWS-Bio2014), F 8-10 Dec. 2014, 2014 [C].1-3.
主要获奖:省部级一二等奖17项,教学成果奖4项,个人称号1项。
1 |
2019年 |
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一 完成人 |
2 |
2017年 |
4G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终端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八 完成人 |
3 |
2013年 |
3G增强移动宽带网络终端接入项目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第四 完成人 |
4 |
2018年 |
移动互联网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一 完成人 |
5 |
2012年 |
3G增强移动宽带网络终端接入项目 |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四 完成人 |
6 |
2016年 |
4G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终端 |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八 完成人 |
7 |
2010年 |
应用于分组网络的基于H.323协议的终端接入方法 |
深圳市科技创新奖 |
金奖 |
第四 完成人 |
8 |
2018年 |
车联网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一 完成人 |
9 |
2018年 |
异构网融合宽带多媒体安全接入系统 |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六 完成人 |
10 |
2016年 |
LTE终端MIMO天线宽频高隔离技术研究及性能验证平台研发与产业化 |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八 完成人 |
11 |
2015年 |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及安全接入系统 |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三 完成人 |
12 |
2012年 |
LTE芯片、终端产业化应用项目 |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九 完成人 |
13 |
2016年 |
移动互联宽带接入系统频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无线电协会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三 完成人 |
14 |
2010年 |
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四 完成人 |
15 |
2017年 |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五 完成人 |
16 |
2009年 |
应用于分组网络的基于H.323协议的终端接入方法 |
中国专利金奖 |
金奖 |
第四 完成人 |
17 |
2013年 |
基于MU-MIMO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优秀奖 |
第四 完成人 |
18 |
2019年 |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
陕西省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
一等奖 |
指导 教师 |
19 |
2019年 |
基于GPS、SINS和基站定位技术的室内精确定位系统 |
中国电子学会挑战杯 |
二等奖 |
指导 教师 |
20 |
2019年 |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
中国电子学会蓝桥杯大赛 |
金奖 |
指导 教师 |
21 |
2019年 |
基于捷联惯导的消防员追踪监测救援系统 |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
三等奖 |
指导 教师 |
22 |
2018年 |
2018年度西安市科技领域西安之星 |
|
|
|